冰蓄冷空調是在常規水冷冷水機組系統的基礎上減小制冷主機容量、增加蓄冰裝置,利用夜間低谷低價電力時段將冷量通過冰的形式儲存起來,白天需要供冷時釋放出來。該技術在20世紀30年代開始應用于美國,在70年代能源危機中得到發達國家的大力發展。從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情況來看,冰蓄冷已經成為中央空調的發展方向。比如,韓國明令超過2000㎡的建筑,必須采用冰蓄冷或煤氣空調,日本超過5000㎡的建筑物,就在設計時考慮采用冰蓄冷空調系統。很多國家都采取了獎勵措施來推廣這種技術,比如韓國轉移1kW高峰電力,一次性獎勵2000美金,美國一次性獎勵500美金等等。通過夜間制冰,白天使用,可以明顯降低整體能耗。湖北靜態冰蓄冷原理
設備特點:設備種類齊全:鋼盤管、塑料盤管、噴淋式動態蓄冰設備。系統形式多樣:內融冰、外融冰、混合融冰。蓄冷效率高:-2.2°C過冷水高溫蓄冰技術,提高蓄冷效率15%以上。放冷速度快:較大單位放冷能力,可達總蓄冷量的54%。空間利用率高:較大蓄冰率95%,空間利用率提高40%以上。動調整運行策略智能云控制系統。適用場所:民用建筑。區域能源供應工業用冷。機場空調數據中心。能效電廠。可作為備用冷源,具有較好的應急作用,減少備用電源投資。惠州外融冰式冰蓄冷服務商冰蓄冷技術在寒冷地區應用效果尤為明顯,節省供暖能耗。
從能源的合理利用及COP值來看,推薦使用電動式制冷機組來配合蓄冷空調技術。對于那些峰值負荷遠大于平均負荷的場所,例如影劇院、體育館和俱樂部等,合理設計的水蓄冷系統不僅能夠進一步減少初期的投資,還能有效地降低運行成本。改造方案:商場采用水蓄冷系統進行設計,并在夏季利用該系統進行供冷。鑒于設計日逐時冷負荷較大,我們充分利用蓄水槽和制冷機的供冷能力,以較大程度地降低系統運行電費。具體而言,空調冷負荷由制冷機和蓄水槽共同承擔,而離心機組則在夜間的電力低谷時段(00:00至08:00)進行蓄冷。
對于供電部門和社會綜合效益:縮小電力負荷峰谷差,提高發電廠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實現宏觀節能。對于發電部門,減少發電廠發電設備建設數量,減少國家電力投資,增加電廠使用率。對于供電部門,避開高峰緊缺時段用電,實現電網的移峰填谷,避免高峰時段“拉閘限電”,緩解高峰供應電力緊張。節約社會能源使減少SO2、NOx、CO2排放,保護環境。技術內容:技術原理:冰蓄冷中央空調是指在夜間低谷電力時段開啟制冷主機,將建筑物所需的空調冷量部分或全部制備好,并以冰的形式儲存于蓄冰裝置中,在電力高峰時段將冰融化提供空調用冷。冰蓄冷系統在醫院、數據中心等需要持續冷源的場所應用普遍。
冰蓄冷技術的應用:目前,冰蓄冷技術已經在許多大型商業中心、辦公樓、展館、工業廠房等領域中得到了普遍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節能效果和經濟效益。總之,冰蓄冷技術與傳統空調制冷方式相比,具有節能環保、高效可靠、安全穩定等優點,未來在建筑空調、工業制冷等領域將會大規模應用。冰蓄冷基本概念:冰蓄冷是通過利用低峰電能制冷儲存,利用峰谷電性質,在峰時將儲存的冷量釋放出來,在冷量需求量較大的峰時期達到節能的目的。冰蓄冷系統主要由制冷機組、蓄冰槽和搬運設備等組成。冰蓄冷系統在多區域建筑物中應用效果明顯,實現分區控制。湖北靜態冰蓄冷原理
冰蓄冷系統可以與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結合使用。湖北靜態冰蓄冷原理
水蓄冷:水蓄冷技術利用3-7℃的低溫水進行蓄冷,與常規系統兼容,無需額外設備。其投資省、維修費用低、管理簡便。但需注意的是,由于水的蓄能密度較低,只能儲存顯熱,因此蓄水槽占地面積較大。若利用高層建筑內的消防水池進行水蓄冷,可依據消防水池容量計算蓄冷量,再根據剩余負荷確定制冷機組容量,并校核冷水機組是否能滿足夜間蓄冷需求。冰蓄冷與水蓄冷的經濟比較分析: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冰蓄冷與水蓄冷兩種技術的經濟性。湖北靜態冰蓄冷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