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制造推進:條碼方案助力制造業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
在 “雙碳” 目標的帶領下,制造業向綠色低碳轉型成為必然趨勢。一站式條碼應用方案通過對生產過程能源消耗、資源利用等數據的準確管理,助力企業優化生產流程、減少浪費、降低碳排放,推動制造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在能源管理方面,條碼技術實現能源消耗的精細化監控。為每臺耗能設備賦予包含能效等級、額定功率等信息的條碼,智能電表、水表等能源計量設備通過掃描設備條碼,實時采集能耗數據,并上傳至能源管理系統。系統根據條碼數據生成設備能耗排行榜,分析能源消耗規律,找出高耗能設備與環節。例如,某機械制造企業通過條碼能源管理系統發現熱處理工序能耗占比過高,通過優化工藝參數與設備運行模式,將該工序能耗降低 22%。同時,系統還能根據實時電價信息,自動調整設備運行時間,實現錯峰用電,降低用電成本。
資源循環利用是綠色制造的重要環節,條碼技術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為廢舊零部件、邊角料等可回收資源貼上條碼,記錄資源類型、數量、回收價值等信息。企業通過掃描資源條碼,建立資源回收臺賬,了解資源回收情況。同時,利用條碼數據優化資源回收流程,提高回收效率。例如,某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通過條碼資源回收管理系統,將廢舊金屬的回收率從 65% 提升至 85%,減少了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
在產品碳足跡管理方面,條碼技術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追溯與核算。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到產品使用、回收,每個環節的條碼都關聯相應的碳排放數據。企業通過掃描產品條碼,計算產品的碳足跡,分析碳排放熱點,采取針對性的減排措施。同時,產品碳足跡條碼信息還可向消費者展示,增強消費者對綠色產品的信任度。某家電企業推出的帶有碳足跡條碼的節能冰箱,因透明的碳排放信息獲得消費者青睞,產品銷量增長 30%。
然而,推進綠色制造面臨技術成本高、標準不完善與企業動力不足等挑戰。綠色制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目前缺乏統一的產品碳足跡核算與條碼標注標準;部分企業對綠色制造的經濟效益認識不足,缺乏轉型動力。未來,需要官方出臺激勵政策、加強標準制定,并加強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條碼方案在推進綠色制造中的作用,助力制造業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