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植物墻美化公共垃圾站,改善城市環境
浙江省天臺縣一批公共垃圾站通過浙江明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仿真植物墻改造工程,成功實現從“城市痛點”到“生態亮點”的蛻變。這一創新舉措不僅解決了傳統垃圾站視覺污染問題,更以綠色科技助力城市環境品質提升,成為當地推進“全國衛生縣城”建設的生動實踐。
天臺縣部分老舊垃圾站長期存在異味擴散、視覺雜亂等問題,與周邊居民生活及城市形象形成矛盾。浙江明筑憑借其在仿真植物墻領域的技術優勢,為該項目量身定制解決方案。其自主研發的仿真多功能系列植物墻采用環保PE材料,具備防曬抗紫外線、阻燃、無毒無異味等功能,戶外使用壽命長達5年以上。施工團隊通過模塊化安裝技術,只用1天便完成單站改造,施工期間未影響垃圾站正常運營。改造后的垃圾站外墻覆蓋仿真植物,形成四季常青的生態屏障,有效降低視覺沖擊,美化城市環境。
此次改造并非簡單的“遮丑”,而是深度融合生態與美學設計。明筑設計團隊根據垃圾站所處區域特點,采用半包式設計,在墻面局部覆蓋仿真植物墻,營造出層次分明的景觀。
作為國內有名的仿真植物墻生產商,浙江明筑已形成從研發、生產到施工的全產業鏈優勢。其產品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與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案例涵蓋北京長安街配電箱綠化、杭州G20峰會環境改造、冬奧會主路口景觀等重要項目。此次天臺縣垃圾站改造工程,標志著明筑從“產品供應商”向“城市生態解決方案服務商”的戰略升級。
天臺縣此次改造工程獲得多方認可。小區居民王女士表示:“以前的垃圾站都是污垢,臟兮兮的,路過都要捂鼻子,現在一打扮,觀感上就要好很多。”環保人士指出,仿真植物墻避免了真實植被的養護成本與病蟲害風險,其原材料也是環保材料,符合低碳要求。據測算,單站改造相比使用真植物年均節約維護費用約2萬元,且無需農藥化肥,真正實現“零碳運營”。